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预告 >> 校内学术讲座 >> 正文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广东药科大学"名师名家名医"大讲坛第九十五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1-22 [来源]: [浏览次数]:

题 目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主讲人:顾晓松 院士 中国工程院

时 间:2016年 11月 23日(周三)上午 9:00-10:30

地 点: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国际会议中心

主讲人简介:

顾晓松,医学博士,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现任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江苏省基础医学优势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世界重建显微外科学会创会会员。兼任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再生医学分会主任、江苏省解剖学会理事长,《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副主编。

顾院士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多次应邀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1992-199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马普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访问研修。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十余项。

三十多年来,顾院士带领学术团队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一、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二、研制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三、成功制备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壳聚糖开发神经移植物的团队之一,并第一个将这种移植物应用于临床,解决了百余年来周围神经缺损的世界性难题。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临床神经科学的权威杂志《Brain》(影响因子8.201),获得高度评价,认为此项研究应对了国际脑的研究十年中未能解决的挑战。其成果核心技术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和欧洲发明专利,被载入30多部专著和教材,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了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贡献。Science(2012)杂志报道称“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Translational Pioneer)”。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4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获中国发明专利11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15篇,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6部。

科技处

2016年11月21日